医用抗菌材料团队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者:张萌发布时间:2025-08-25浏览次数:10

      近期,我院医用抗菌材料创新团队一项关于抗菌抗炎多功能化疝补片的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5.4)上。

该项成果为 “Tannic acid coating modification of polypropylene providing pH-responsive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applicable to ostomy patches”该论文以滨州医学院为第一通讯作者单位, 我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李棋芬为第一作者,我院赵玉清教授、侯桂革教授以及北京化工大学段顺教授为该文章通讯作者。

造口附近疝气的发生率居高不下,疝气会导致肠坏死,危及患者的生命。手术修复是治疗造口旁疝的有效方法,补片材料在疝气手术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单的缝合修复术后复发率很高,并伴随感染炎症和肠管穿孔坏死等一系列并发症。因此,使用表面改性方法赋予补片修复材料表面抗感染和抗炎作用具有很高的价值。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抗菌、抗氧化、抗炎和抗纤维化特性的pH响应多功能涂料。通过使用LBL自组装技术,使用阳离子抗菌剂QPEITAPP表面构建(QPEI/TA10涂层,并阐明了QPEITA组分之间的LBL自组装机理。设计的涂层可以在植入早期快速杀死细菌并抑制炎症反应的继续发展,当在细菌产生的酸性环境时,阴离子组分TA被质子化,进一步破坏了阴离子成分和阳离子抗菌剂之间的电荷平衡,使抗菌剂暴露在外层并杀死细菌。然而,当植入物处于正常的生理环境中时,材料表面不发生变化,保持优异的生物相容性。通过pH响应,材料涂层的生物相容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体内动物实验证明涂层有效抑制植入物周围相关感染,抑制细菌繁殖,细菌数量减少约90%。同时,清除手术创伤组织产生的过量活性氧(ROS),防止氧化应激的产生,在后期有效抑制植入物周围组织的纤维化。

该成果属于医用抗菌材料创新团队将医用抗菌材料应用于疝补片抗菌修复的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403176)、烟台市科技创新发展规划(2023JCYJ079)、山东省实验室项目(SYS202205)、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项目(2023KJ259 2022KJ280)、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项目(2024TSSGC0457)、滨州医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50012304630)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成果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olsurfb.2025.11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