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药学院成立于20078月。学院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以本为本,发展卓越本科教育,确立学院“四个一”建设与发展思路,即: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团结紧密、作风优良的领导班子;走出一条符合学院发展的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汇集学校、企业、社会三方面资源,打造“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和服务社会”三个平台;坚持一个主题: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确定一个目标:在药学、生物学领域争创一流,中药学领域打造特色,各学科专业融合发展。

办学规模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70人,硕士研究生377人。

学科专业 现有“药学、生物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生物与医药”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培育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入选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2022年和2023年,药学连续两年入选中国软科排名前50%;“中药分析学”入选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设有药学(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生物制药(省级一流专业)、中药学(省级一流专业)等四个本科专业,药学、生物制药获评2024软科中国大学B+专业,中药学、生物技术获评B专业。药学专业群(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学专业)是山东省应用型重点自筹专业群建设项目。药学、生物技术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财政重点支持专业。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56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教授33人,副教授50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20人,占比87%。有国家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系列人才16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1人,烟台市“双百计划”人才4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打造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20支,其中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导学团队1支,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10支。

教学科研条件 拥有“方剂效应与临床评价”国家中医药重点研究室、山东省分子靶向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中心、新型载药释药技术及制剂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膜受体药物靶点发现及先导药物筛选重点实验室、“医用抗菌材料”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天然药物”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医用抗菌纤维材料山东省高等学校未来产业工程研究中心、“中药现代化与新剂型开发”山东省中医药科研重点实验室、烟台市“糖尿病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烟台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烟台市“海洋中药质量评价”重点实验室、烟台市“医用材料及技术”工程实验室、烟台市“新靶点抗炎免疫药物”工程研究中心、活性肽烟台市技术创新中心、烟台市校地融合医用抗菌材料创新服务平台、烟台市校地融合微生态大健康产业平台、烟台市校地融合医药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烟台市校地融合精准医学分子检测技术研发中心、烟台市校地融合中药大健康产业化平台等教学科研平台25个。

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含GMP制药工艺、化学、药学、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中药学、虚拟仿真等教学平台,面积9000余平方米;拥有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1家、山东省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家、培养基地2家,50余个国内知名企业学生实习基地。拥有高通量筛选、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超临界萃取设备、多功能制粒包衣机、软胶囊生产线等教学、科研、中试设备,总值达8500余万元。

科学研究 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3项,十三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1项,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10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5项,省重点研发项目6项,烟台市校地融合发展专项项目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技术发明奖特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SCI收录论文350余篇;获专利授权96项。科研总经费达8500余万元。

优势特色 学院充分发挥“医学背景优势、学科交叉优势、区域医药经济发展优势”,在烟台市医药大市的强力支撑下,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通过医药融合,构建了学科交叉的“大药学、大健康”医药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产教融合,建立了“四共建五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科教融合,打造了“模式创新、高地赋能”的科教合作新机制。成立由60家企业、医院参与的药学院理事会,共同打造“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和服务社会”三个平台,不断提高服务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能力。

优势一:医学背景优势。医药不分家,不懂医何谈药?医学院校的药学院,有医学专业和附属医院为支撑,培养的学生必须懂医精药,不仅掌握药学专业知识,还掌握更多的医学专业知识,自然地将医药融合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

优势二:学科交叉优势。生物技术专业为支撑,涵盖了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三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大药学、大生物、大医学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他们相互渗透、交叉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优势三:区域医药经济发展优势。学校驻地山东省是医药大省,烟台市是医药大市,集聚了规模以上医药企业146家,拥有绿叶制药、荣昌生物、石药百克等上市企业6家,主营业务收入连续4年超过千亿元,是我们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最大的优势。

服务社会 药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建立“药学院博士服务社会手册”,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57项, 助力企业新增产值20亿元。

与祥隆集团合作共建滨州医学院祥隆医药研究院,在学院建有GMP标准实验室,获批国家中医药“方剂效应与临床评价”重点研究室、山东省中医药“中药现代化与新剂型开发”重点实验室、烟台市糖尿病靶向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与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烟台市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重点实验室;与新时代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烟台市校地融合“中药大健康产业化平台”项目(500万元)。

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合作成立“新药技术开发中心”,共建国家火炬烟台海洋生物与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海洋生物功能分子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承担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1项(500万元),共同承担烟台市校地融合“精准医学分子检测技术研究中心”(500万元)、“医用抗菌材料创新服务平台”(500万元)项目等。

与荣昌生物制药共同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子课题1项、山东省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和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各1项,合作成果“抗HER2抗体及其缀合物”获中国专利银奖(2022),“抗体-药物偶联(ADC)新药研发核心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获山东省技术发明特等奖(2022)。

与石药集团百克(烟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具有长期的合作基础,建立了完善的药效评价和安全性评估体系,共同开发的创新药物——津优力,它是我国第一个长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填补了国内此类产品的空白。“聚乙二醇定点修饰重组蛋白药物关键技术体系建立与产业化”获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海洋生物药物、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积极科研合作,联合开展的“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与烟台荣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荣昌产业学院”,在生物技术、生物制药专业采用“2.5+1.5”模式联合开设“规模化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国际顶端技术卓越班,2021年入选首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与山东润中药业有限公司共建“中药产业学院”,在药学、中药学专业采用“3+1”模式开设药学、中药精锐班;与东诚药业加强合作,在药学专业采用“3+1”模式开设核药拓展班。

培养质量 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就业与考研连续取得佳绩。考研率在45%左右,考取学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著名医药院校;学院与恒瑞制药、荣昌制药、齐鲁制药、鲁南制药等5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学生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得到社会的好评。

蓬勃发展的药学院将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坚持注重以本为本,坚持加强内涵建设,坚持校企合作特色之路,不断创造学院新的辉煌!


2024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