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福建教授及段顺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发布者:张萌发布时间:2023-12-04浏览次数:726


20231129日,我院邀请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福建教授、段顺教授作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学校科研处举办药学院承办。学院及滨州附属医院、烟台附属医院100余名师生参加报告会。

徐福建教授为师生做报告

徐福建教授以“天然多糖基医用材料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题,阐述了天然多糖的在医用材料领域的应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和低毒性的高分子物质。其优势显著,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可再生;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免疫调节、降血脂、降血糖、抗衰老、抗病毒、抗炎症、抗肿瘤等。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一直是热门课题。徐福建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研究团队通过聚合物接枝实现多糖的多功能化,以及与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相结合等方法获得的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通过对多糖骨架的设计,不仅能将天然多糖进行核酸递送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和成像,而且在止血和伤口愈合领域也取得了优异的效果。

段顺教授为师生做国自然基金申报指导

段顺教授以自己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历,为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撰写经验。从项目评审的视角对基金撰写思路设计、科学问题属性、摘要、立项依据、研究目标、可行性分析、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为博士教师们撰写基金传授了丰富经验。

在此次报告中,徐福建教授深入介绍了天然多糖基材料的具体应用,如植物源性成膜止血微球、伤口促愈合粉、抗菌医用多糖、多糖基水凝等。并介绍了推动科研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落地的经验,真正实现了从“书架”走向“货架”,为科学服务生活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段教授以自己中标的标书为例详细介绍了标书每一部分写作要点,为各位老师带来了满满的标书写作干货。讲座最后,我院师生积极提出了问题,与徐福建教授和段顺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本次报告旨在为师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享浓郁学术氛围,进一步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创新力。

报告人简介:

徐福建,博士,教授。现担任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执行主任、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99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学士;2002年获中国科学院硕士;2006年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主要从事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在药物控释载体、抗菌材料以及多糖功能化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在Advanced Materials,BiomaterialsEuropean Heart Journa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受邀为Chemical Reviews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Chemical Society Reviews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期刊撰写综述论文多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客座教授,国际期刊Biomaterials Science副主编。2012年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4年获得“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8年入选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5000万),2021年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生命健康材料创新团队)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023年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命健康材料教师团队)。

段顺,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2006年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制药工程/英语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和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北京化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主要从事组织工程材料、抗菌/抗污/促组织修复表面功能化、自适应抗菌材料等研究。研究工作将生物医用材料与活性可控聚合方法及天然高分子材料相结合,以生物医用材料功能化表面的精确、可控构建为主要内容,在“新型抗菌材料”、“医用材料表面可控功能化”和“表面功能化的应用”三方面开展系列研究。近年来,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等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请/授权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横向项目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担任本科生专业必修课《细胞分子生物学》、专业实验课《动物实验基本技术》等课程授课教师。此外,担任BMEMat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医用高分子分会秘书、企业技术顾问等社会工作。